中国模具制造行业市场综述(上)

 中国模具制造行业定义及分类

 

  模具通常是指在工业生产中通过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工艺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主要通过改变所用成型材料的物理状态以实现对物品外形的加工制造。在现代工业中使用模具进行批量生产的制件具有高效率、高一致性、低耗能性、精度和复杂程度较高等优点,在军工制造、电子制造、汽车制造、建材加工、医疗用品制造、航空航天、轻工、能源等行业中有超过 60%~ 80%的零部件都需要依靠模具加工成型,因此模具也被称为“工业之母”。

  根据成型方法的不同,模具可分为冲压模具、注塑模具、铸造模具、锻造模具和锻压模具等;根据成型材料的不同,模具可分为加工金属材料的模具和加工非金属材料的模具(如橡胶模具、粉末冶金模具和塑料模具等);根据加工精度的不同,模具还可分为高精度模具和普通模具。其中在制造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冲压模具、铸造模具、锻压模具、橡胶模具和塑料模具这五种类模型。

冲压模具:冲压模具是利用冷冲压加工工艺,将金属或非金属材质的材料加工成零件或零件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铸造模具:铸造模具是指为了获得零件的结构形状,预先用容易成型的材料做成零件的结构形状,将其放入砂型中,使得砂型中形成一个和零件结构尺寸一样的空腔,再在该空腔中浇注流动性液体,该液体冷却凝固之后就能形成所需零件。铸造模具是铸造生产中最重要的工艺装备之一,对铸件质量的影响较大。

锻压模具:锻压是锻造和冲压的合称,是利用锻压机械的锤头、砧块、冲头或通过模具对坯料施加压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成形加工方法。

橡胶模具:橡胶模具又称为橡胶压模、橡胶硫化模,是一种用于压制橡胶产品的金属模型,一般是以钢材为原材料按图纸要求经机械加工而制得,并经热处理以提高其硬度及耐磨性。

塑料模具:塑料模具主要是通过压塑、挤塑、注塑、吹塑和低发泡成型等加工工艺将塑料原材料加工成所需零件,其特点是可加工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系列塑件并且赋予塑料制品以完整构型和精确尺寸。由于塑料品种和加工方法繁多,塑料成型机和塑料制品的结构繁简不一,因此塑料模具的种类和结构也是多种多样的。

中国模具制造行业发展历程

 

受益于中国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以及飞速发展,中国模具制造行业在过去几十年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自诞生至今,中国模具制造行业的发展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1949-1978 年):模具制造行业是现代工业的核心,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受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状况的影响和西方先进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封锁,中国模具制造行业从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这一阶段均处于启蒙探索阶段,行业发展相对缓慢。在这一阶段模具制造行业大多依附于企业的一个配件加工车间,独立的模具企业较少,因此模具产品相对单一,不具备设计和创新能力。

探索与发展阶段(1978-1999 年):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中国模具制造企业开始引进国际先进生产设备和科学管理理念,并在学习西方先进国家的模具技术的基础上自行研制开发了一批适合中国国情的模具新钢种。这一时期,模具的产量及生产工艺均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不仅国有模具企业得到较大发展,三资企业、乡镇(个体)模具企业也发展较快,行业开始进入了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阶段。

高速阶段(1999 年-至今进入 21 世纪之后,中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大大提高,在消费需求的引领下,模具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尤其在 2001 年加入WTO 之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场体系不断健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这为世界各国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在这段时期,一大批具有技术优势的国外模具企业开始大举进入中国的模具市场,抢占市场份额。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加剧了中国模具制造行业的竞争,一些实力较强的中国本土厂商也开始注重品牌宣传、产品创新、服务提升和渠道终端建设,并逐步开拓中高端模具市场。此外,下游市场呈现多样化需求,下游客户对品牌的认知度也逐渐提高,中国模具制造产业进入了以品牌竞争为主的发展快车道。

 中国模具制造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的模具制造行业起步较晚,起初模具企业作为下游生产企业的附属企业,商品流通率较低,限制了行业的发展。近年来,得益于中国工业化程度提高以及国家经济增长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模具制造行业稳步增长。与此同时,中国模具制造企业通过学习国外在华合资公司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不断进行业务转型和产业升级,现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模具制造大国和模具贸易大国,模具产品出口额逐年稳步增长。据头豹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国模具产品出口额从 2014 年的 49.1 亿美元稳步增长至 2018 年的 55.6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3.2%(见图  2-3)。然而,中国出口的模具产品主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高端模具产品则大部分依赖进口。相比发达国家先进的模具制造技术水平,中国的模具制造行业在工艺技术、设计理念、人才经验等方面目前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且由于中国的模具制造行业缺乏对模具设计制造的相关基础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因此在高端产品和新产品的开发上较为缓

慢。据头豹研究院数据显示,从高技术含量模具占总体模具产品的比例上看,美国、欧洲和

日本约为 60%而中国则不足 40%。

  另一方面,从产业布局上看,中国模具制造行业在市场稳步发展的同时,行业的区域性布局更加趋于合理。在行业发展初期,中国模具制造行业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这两地区的模具产值约占中国模具总产值的三分之二以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模具制造行业正在从较发达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向西南和北方等地深入扩展,在产业布局上出现了一些新兴的模具生产地区,如环渤海地区、成渝地区等等。在行业发展的过程中, 产业聚集发展成为新常态,模具园区不断涌现现阶段,中国已经形成了以河北省、江西省、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和安徽省六大区域为模具制造主产区,其他产区分散快速发展的格局。

中国模具制造行业应用场景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模具制造行业获得了丰富的技术和经验积累,模具产品也被不断地应用到下游的各行各业之中。其中,冲压模具、铸造模具、锻压模具、橡胶模具和塑料模具在汽车行业、家电行业和消费电子类行业中应用最为广泛且其应用领域在不断地拓展延伸,其应用情况如下图所示

  消费类电子产品、汽车和家电产品绝大部分零部件都依赖模具的注塑成型,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改变,上述模具主要下游行业逐步向智能化、个性化和轻量化方向发展,产品更新迭代速度也明显加快,因此更多的模具产品将会被应用于研制新产品,为模具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较大的潜在需求。

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深耕卫浴模具与消费电子模具20载
专业团队全程护航,从图纸优化到量产无忧
7×12小时快速响应,技术问题即时解答
获取您的专属模具方案,只需一次对话

资源中心

了解行业最新动态